建筑与文化

全球最大蝴蝶型建筑让自然生态立体呈现

世纪馆的造型来源于中华虎凤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野生蝶,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蝶中“国宝”。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在生态绿岛中央,一只“彩蝶”羽翼丰满,作势待飞。这就是花博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世纪馆。

这座覆土型花坡建筑展现了自然生态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屋面铺以花卉、绿植,搭配采光庭院、蜿蜒小径,处处都是“蝶飞芳草花飞路”的迷人景象。世纪馆的造型来源于中华虎凤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野生蝶,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蝶中“国宝”。

花与蝶、建筑与生态,其所承载和传达的信息逐渐丰富,体现了“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的世纪馆设计初衷,也烘托了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生态办博的理念。

花博会世纪馆设计总负责人、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杨明介绍,当建筑主题确定为“蝶恋花”后,设计团队从无到有地梳理出场馆功能、空间尺寸,用三个通宵的接力工作,完成了对蝴蝶形外廓的数字化空间定形,使这只全世界最大的“中华虎凤蝶”立体地呈现出来,世纪馆也成了全球最大的蝴蝶型建筑。

旋转楼梯成隐藏“盲盒”

世纪馆坐落于花博北园大花核心区中心主轴靠南区域,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翼展300米,高度14.9米。场馆由东馆和西馆两部分组成,东馆以多媒体技术展示“心中的花”,西馆以珍奇花卉植物诠释“真实的花”,“一虚一实”演绎“花开中国梦”主题。

在设计师看来,追求“自然”的建筑,意味着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整个花博园区的外形轮廓是一朵牡丹花形象,象征着大国风范。世纪馆似展翅腾飞,设计颇有深意。设计师把中华虎凤蝶的形态元素提炼、转译,再运用到建筑当中,由此呼应了世纪馆与花博会的关系。

为了增添游客探索自然的乐趣,设计师在场馆里隐藏了一个“盲盒”——在世纪馆右翼设计了一个螺旋上升的旋转楼梯,寓意事物发展遵循着螺旋上升的原理。从光线暗淡的灰空间拾级而上,光线越来越明亮,视线越来越开阔,给人以精神上的感染力。绕两圈半的旋转楼梯约有80吨重,设计师精心计算,仅用一根柱子将其串起,最大的悬挑距离可达10米,成为整个花博园中赏景的至高点。

一点点“磨出”最佳承重比

世纪馆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蝴蝶造型,它的弧面屋顶还种满花草。从高空俯瞰,五彩斑斓的“大蝴蝶”在苍翠树木的映衬下格外亮眼,四季海棠、美女樱、百日草、同瓣草、香彩雀等竞艳盛放,主色为红色,两个“蝴蝶翅膀”处由紫色、粉色、橙黄等拼接成不同色块。这片68万株花苗都是工作人员经过前期多轮测试筛选确定的,较为适应本地气候,花期长,观赏效果佳。

屋面覆土平均厚度达45厘米,建筑如何保证负重安全?设计师解释说,蝴蝶屋顶是座拱壳结构建筑,它类似蛋壳原理,可通过自身形状来抵抗外部竖向荷载,用较小的厚度来承受较大的荷载。与此同时,屋顶土壤在确保植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也会尽可能降低厚度。

世纪馆屋面集中展现了上海设计施工的精细度。这个屋顶弧面是由设计师与结构师一点点“磨出来”的:先由设计师通过电脑软件“拉”出造型,结构师计算是否合理、能否实现,然后修型。如果设计师觉得不够美,再“拉”新的形状,再进行结构计算。如此反复交替多轮,才最终定下花蝴蝶的造型和壳体厚度。

要把屋顶从设计图变成现实也不容易。整个屋面是混凝土壳,施工存在难度大、时间长、危险系数高等一系列困难。建设者们经过4个多月连续奋战,才克服了3万多个不同的标高测绘、30万米预应力钢绞线埋入、4800多吨高支模钢管搭设和连续曲面薄壳摇摆的复杂结构等施工难题。

“生态森林”以假乱真

弧面屋面越到边缘处,曲度越大。为了防止土壤和花草掉落,施工方在屋面种植土内埋设了一层土工格栅,可达到固定效果。屋面配备了自动灌溉系统,并在边缘处设置了排水沟,雨水可通过弧面自行流入水沟,不会流向地面,更不会影响游客进出世纪馆。

步入世纪馆,人们会发现,现场找不到一根屋面的落水管道。这是因为设计师将落水管道“藏”在了柱子里,既不影响视觉效果,又解决了屋顶排水问题。形成“树林”意向的131根柱子里,共有6根落水柱。这些柱子又细又长,随机排列,形似森林,它们的实际功能是支撑弧面屋顶并呼应生态主题。

上一篇:这些建筑比较特别,科学家们也难以给出合理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