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萧寺,与秋景、冬景“萧寺
秋的明净、寥落、萧瑟乃至肃杀,冬的素净、空寂和冷寒正好与萧寺代表的虚空、枯寂、孤远、净静等佛禅境界相互契合通融。深山萧寺、寒林霜叶、空潭冷烟、秋山萧瑟,冬山惨淡共同构成类一个幽冷、荒寒的山水世界。秋、冬景“萧寺图”的荒寒之境中,观者可以感悟到“寒山古寺闻钟鼓,灵境六月也天寒,在寒中净化和深化自己的灵魂。”
一、萧寺与秋景“萧寺图”造境
现存馆藏宋代“萧寺图”中,以秋景最多,冬景次之。“萧寺”被宋代山水画家主动地规定在了秋、冬季节的山水情境之中。与雪景、寒林结合,营造出荒疏、冷寒的荒寒意境。下面先以秋景“萧寺图”为例,分析“萧寺”与荒寒之境的营造。
李成《晴峦萧寺图》被认为是李成或至少是李成传派的比较可靠的作品。该图是典型的北宋全景式山水,表现萧瑟枯寒的深秋景色,寒林枯木鹿角枝瘦硬遒劲,山体裸露以短笔皴出,运用高远法由前往后,从下至上,渐推渐远。全画以山石为主体,坚硬石壁与飞瀑流泉之间的碰撞声似乎隐约可闻,反衬出山林间的空寂、静谧。
图中萧寺运用了界画技法,建筑结构细节(如斗拱、柱列、栏杆、门钉、塔刹等)刻画精微细腻,比例、空间和形状都准确合度。用笔平整遒劲,线条匀称,匀直的用笔描绘出建筑的平整外形,在山石、枯木跌宕起伏的动态用笔衬托下更显寺院的庄重闲、“闲和严静”。
运用淡墨的层层积染将萧寺与中景坡岗统一在灰暗的调子中,使萧寺与寒林、瘦硬的山体共同形成整体画面的冷寒气氛。萧寺正好被安排在了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按建筑与山体比例去推算,寺院的体量规模是很庞大的。
萧寺在画面中起主要点景的作用,被四周山体所掩抱,画家并没有像描绘下面那组店舍那样,把寺院的全貌表露无遗,而是把寺院建筑安置在前景瘦硬的山石和寒林之后“藏”起来,综合运用了丛林楼观式和山腰掩抱式,可谓深山藏古寺,凸显宗教世界的神秘感,给人以“尘外之想”。
李成选择以深秋之景作为安置“萧寺”的山水环境,“木石瘦硬”,木叶尽脱的寒林和裸露的瘦硬山体表现出了深秋荒疏、萧瑟的氛围,“寒林远近烟黯淡,绝壑稠叠云微茫”的萧瑟秋境如在眼前。在秋几山秋水的冷寒中,旅人、木桥、店舍和萧寺之间形成了一种叙事情境。
画家极力营造的萧瑟秋景,使掩映于山林之间法相庄严的萧寺增添了一层“寒”意,为禅境提供了一种冷寒的画面氛围。萧寺所代表的禅境凸显了秋景山水清幽、寂、静的冷寒气氛,让这荒疏、冷寒的秋山秋水中增添了虚空、枯淡、清寂、净静的禅境意涵,丰富了荒寒意境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现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的《秋山萧寺图》,从画面来看,有李成传派的山水画技法特征,采用了典型的平远法构图,从右至左,由远及近,三丛枯树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确立了全画萧瑟秋景的主调,全画似乎笼罩在深秋夜幕低垂的薄雾之中,远山在烟霭中若隐若现幽微难测,将平远空间推向无尽的缥渺处。
把萧寺和枯木寒林的结合放在诱发诗愁的平远空间,茫茫烟霭之中画面荒寒之境得以无穷延伸。枯树出枝结合了蟹爪和鹿角两种,笔力遒劲。山石用笔强调浑融的整体气氛,除结构线外,几乎看不见清晰的皴笔。用墨最重的地方是或丛枯树,山石部分比枯墨色要淡很多,如在梦雾中一般。
画卷右半段中景处的坡岗寒林后面,以简洁的勾线和渲染描绘出了佛殿和塔刹的屋顶部分。作为点景的寺院建筑,由于体量较小、笔墨简约,在绢本酱黄底色中并不十分显眼,可以说佛寺被刻意地“藏”了起来。左半段两丛枯树之间以木桥相连,有一骑驴行客和侍者正在通过桥面,从他们走过的路径来看,出发地应该是卷首中景处的寺院。
卷末枯树后的平台上有二文士和一侍童,与骑驴行客遥相呼应,似乎是在迎接它们,又似乎是面对这“烟霭惨淡”的萧条秋色,作悲秋之感慨。从卷首的寺院出发,随着骑驴行客的行走方向,经由曲折悠长的小径,把观者的视线由中景引向近景,近景一丛枯树让观者更明确地意识到秋的萧瑟和寂寥。
上一篇:塞浦路斯耗资1.21亿开拓“文化旅游新路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