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

建筑可阅读丨上海外滩源美丰大楼:可持续的建

上海外滩源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将成为历史建筑整体修缮与再生的典范,也是上海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的一块基石。上海城市空间独具特色,城市更新推动了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在城市管理与多元治理下的进一步完善,使上海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上海特有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街区路网体系,既有丰富的街道界面与街区活力,同时新老融合,传统与现代交相呼应。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历史建筑也应跳脱封闭孤立的状态,以面向未来的视角,以开放姿态参与到社区与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进程中。在如今的存量更新时代,外滩源的这幢美丰大楼更为上海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提供新的参考与借鉴。

1910年代以前,由于街区内主要以英国政商人员为主,建筑的总体形式集中表现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且带有折衷主义倾向的英式建筑。根据《上海行号图名录》(1947年),北京东路100-114号建筑历史名称为美丰洋行。建筑原为典型的外廊式三层建筑,老建筑的外墙材料使用红砖,同时在窗楣正上方有浅灰色砖雕,建筑的细部精美,三层屋面檐口有三处巴洛克风格的山花装饰,沿北京东路的南立面则有连续的拱圈柱廊。清水砖墙的砌筑方法为英式,体现出当时上乘的砖块切割和雕刻工艺水平。

新建塔楼部分的整体形式强调与环境的协调一致。首先,高层建筑尽量贴近60米限高,同时为满足虎丘路及周边住宅的日照需求,建筑体量以立面窗格为模数单位,逐层向内进行不同程度的退台处理,力求确保周边居住建筑的最大日照时数。此外,为维持现有的街道空间,退台檐口与周边城市相呼应。新建筑总高与东侧半岛酒店建筑一致,六层基座部分对齐北京东路中实大楼屋面,而保留立面则与圆明园路安培洋行大楼的三层体量齐平,总体形成了协调统一的沿街界面与城市尺度。

相关链接>>>>>>

编辑:范昕

借由洛克·外滩源项目整个地块共同开发的契机,建筑师提出了开放内街的整体设想,即将地块内建筑群落围合出的内部街巷面向公众打开,使原本封闭私密的区域也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由此,除与中实大楼相接的西立面外,建筑师将美丰大楼南、东、北界面均面向街区打开,使底层门厅成为连接街巷的公共空间。若从南侧、东侧的城市街道进入建筑,经过内部展陈空间,便可步入原本封闭的内街之中,进而一路向北穿过整个地块。

外滩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既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象征,也成为上海近代建筑文化的策源地。黄浦区174街坊区域,存有七处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五处历史保留建筑。其中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Ladislaus E.Hudec,1893-1958)设计的真光大楼和广学大楼具有装饰艺术风格。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李锦沛设计的女青年会大楼在细部上保留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

要让历史街区重新焕发活力,首先需要解决公共空间的可达性问题。曾经的美丰洋行单从其立面设计的精细程度,就可看出明显的内外差异,而这也与各界面的开放程度紧密相关。其南侧沿北京东路的主立面曾是美丰洋行入口所在,以极为精美的设计融入城市主街景观之中;东侧沿圆明园路的次立面途径人流较少,则稍作简化;而面向内院的北立面并不对外开放,其设计相对简朴,少有细部。此外,多个广场节点的塑造,则在尊重传统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内部公共空间的有机连结。利用其与安培洋行大楼、圆明园公寓、外滩美术馆、中实大楼共同围合而成的内院,形成建筑底层的公共空间。

对于单幢历史建筑,设计策略从保护出发,通过拆除原有建筑屋顶加建空间,还原历史建筑的原始风貌。在谨慎地保留历史建筑及风貌同时,洛克·外滩源总体更新采取了三种基本策略:对临时性屋顶加建,采取减少建筑面积的拆除与还原;对已融入历史建筑的部分加建空间,采取维持总体原貌,但通过更新提升品质;对任务要求新增的建筑空间,采取最少干预原则计入美丰洋行建筑红线。正是这样的总体保护策略,使得在美丰大楼项目中有7000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在延续历史街区的同时塑造新的城市地标,而其他历史建筑得以完整保留风貌。

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来文化传入上海,随着外资银行在外滩的兴起,大批外商机构、西方商会、公司洋行、外交领馆、文化机构、传教士、建筑师、营造商等进驻外滩源。外滩源既是近代上海重要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商业、文化、居住、娱乐的主要场所。

上一篇: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古城“危在旦夕”!60多座建
下一篇:没有了